谢有顺为“文学奖”解惑 “读者需要专业的声音”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张杰

2018-05-08

谢有顺

  记者此前已专访到李敬泽、阿来、程永新、何向阳等专家评委,他们都根据自己对青年作家的观察、分析,给予诚恳细致的文学分析,并表达了热情的期待。值此读者投票网页上线之际,来听听专家评委之一、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怎么说。

  年轻作家整体水准较高 才华极其尖锐者少

  作为一名活跃在文学阅读和批评现场的评论家,谢有顺对当下的青年作家有着自己的观察。在他看来,现在的年轻作家“不管是写作水准还是文学修养,都在水平线以上。他们熟悉新鲜的叙述技巧,很懂得找一个故事讲述的角度,也善于把握一些社会热点脉搏”。

  与50后、60后作家相比,现在的年轻作家从起步到成熟更快,积累期缩短。谢有顺认为这是自然的,“这跟社会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有关。现在阅读条件的便利,提高自身人文修养渠道的多元,让年轻作家们更高效知道哪些作品值得特别阅读。在很短的时间,接触到已经达成共识的好作品。据我的观察和阅读,新一代的年轻作家的创作,整体水准都比较高。但同时也不得不说,才华极其尖锐,亮眼的,还显得少。”

  谢有顺表示,写作有可以经过训练提高的常规部分,也有不可经过训练提高的神秘一面。“一个作家要真正要拔地而起,要做到真正脱颖而出,还是需要一些出人意料的表现,像天外来物一样的创造力,令人意外。当然,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文学奖存在的最大意义是让优秀作家作品更容易被发现

  作为文学批评家、大学教授,谢有顺积极参与文学奖活动,比如他主力参与创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已经颁到第16届,此番他也是连续第三次担任华语青年作家奖的专业评委。对于文学奖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谢有顺有自己的思考。“现在的文学奖已经非常多了,各种奖项,各种评价体系都交织存在。有的人对此现象感到忧虑,我倒觉得,这种忧虑是没必要的。文学本来就是多元的,那么对文学进行评价的尺度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多个文学奖,多个评价体系共存,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宽阔的选择空间。”

  对于文学作品的判断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市场影响力等,但谢有顺认为,文学评审基于文学本身所做出的判断,也是非常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的。“因为,在面对众多的文学阅读选择时,读者需要一些专业、客观的声音来给自己提个醒,找一个自己很可能想不到的赏析角度,给容易被遮蔽、被忽视的作家、作品多一个被发现的可能、契机、平台,这是一个文学奖应该承担的最大责任,也是其存在的最大意义。”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