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刊发了阿塞拜疆汉学家、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阿塞拜疆语专委会牵头人阿格申·阿利耶夫(Agshin Aliyev)撰写的《“一带一路”交流的金钥匙》一文。
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搭建语言之桥是实现文明互鉴的应有之义。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文热”迈上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0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共建国家对中文应用的需求日益增加。以下现象充分说明中文在全球的传播热度与重要意义——
青少年学习中文成为流行趋势。《2022语言趋势报告》显示,中文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加,30岁以下学习中文的人群占比近八成,全球各地的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中文比赛。为了提高青少年学习中文的效率,不同中文教学机构借助科技力量赋能中文教学、供给优质资源,以技术促进教育、以创新引领教育。
阿塞拜疆汉学家阿格申·阿利耶夫(Agshin Aliyev)在世界汉学中心与好友交流。
多语种中文教材与辞书不断增加。10年来,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材和辞书在质和量上均取得长足进步,逐步实现了类型多样化、内容针对化、结构动态化以及建设立体化,教材研究成果丰硕。
远程中文教学增加了中文学习机会。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远程中文教学与文化传播蓬勃发展,给偏远地区的青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了学习中文的机会。比如,阿塞拜疆实现了远程中文教学在偏远地区的覆盖,更多年轻人得以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残障人士能够有机会学习中文、感受快乐,提升自身生活水平。
阿格申·阿利耶夫(Agshin Aliyev)在世界汉学中心专家办公室。
中文师资队伍建设蓬勃发展。随着中文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世界对中文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本土中文教师,他们有机会访华参加高标准国际中文教师培训,学习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顺应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学习中文从“爱好”变成“职业”。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推动了经济繁荣和区域合作,这给共建国家拓展了新职业,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不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文专业非常受欢迎,许多年轻人认为“学习中文必有铁饭碗”。
经典互译推动文明交流。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近年来,随着“亚洲经典著作互译”项目的实施,数十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的中文译本呈现在读者面前,中国经典文学著作也被译成47个国家的语言,极大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
6月29日-7月4日,由世界汉学中心、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提供全平台学术支持的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北京、青岛成功举办。阿格申·阿利耶夫(Agshin Aliyev)在大会分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中文逐步成为共建国家间的工作语言。在中国国际会议上,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用中文讨论发言,用中文发表文章,甚至互相之间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
中文助力共建国家传播语言文化。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关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10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互相尊重的条件下、在跨文化的交流合作中,展示各自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简介:
阿格申·阿利耶夫(Agshin Aliyev),阿塞拜疆汉学家,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阿塞拜疆语专委会牵头人,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成员,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阿塞拜疆语教研室主任,阿塞拜疆语专业创始人,外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一带一路”青年汉学家联盟主席。阿利耶夫用多年心血编撰了四部不同用途的汉语-阿塞拜疆语词典,并完成《阿塞拜疆语讲中国文化》一书的写作,共出版辞书4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词典学,阿塞拜疆语教学,丝路文学交流等。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