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玫 (Mohadeseh Barzegar Bafrouei) 伊朗沙希迪·比赫什体大学汉语老师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 伊朗青年译者 Q 您的博士毕业论文是“汉波五种家畜动物参构词语对比研究”,请谈谈您选择研究这个的原因。 白玫:最初的灵感来自一次有趣的误会,当时我在中国读博,有个中国朋友在聊天中对我说“你真牛”。因为在伊朗“牛”是愚笨的象征,所以我心想这个人怎么这么没礼貌,回家与丈夫说起此事才知道,用“牛”形容人,在中国是褒义的用法,我错怪了这位朋友。后来我的伊朗朋友看到有人把垃圾扔到草地上,评价扔垃圾的人是“牛”,我也特意纠正了他的用词,告诉他中国的“牛”和伊朗的“牛”的用法有哪些区别。 这些事让我意识到,同一种动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象千差万别。当我们身处另一个国家,常常会保留着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并假设对方与自己共享同一套文化符号的编码与解码系统,这样就很容易在交流中产生误解。这也是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问题。 后来在博士论文选题时,我的导师杨建国先生建议我从动物方面入手研究,通过“牛、羊、马、鸡、狗”五种动物,对比分析它们在中伊两国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含义。我把中国和伊朗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以及词典中关于五种动物的词语全部找出来,将其分为“命名语”和“隐喻义”两个部分。比如中国的“马尾辫”、“牛氓”,伊朗的“牛舌头花”就属于“命名语”;中国的“对牛弹琴”与伊朗的“对驴念经”表达喻义相近,所使用的动物却不同——一个是牛,一个是驴。但不同的文化却能让“牛”对应“驴”,“琴”对应《古兰经》。因此我觉得这项研究非常有趣。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有效交流的基础与前提,是建立相互信任与友好合作的纽带。但语言根植于各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土壤里,所培育出来的文化因子也各不相同。因此,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文化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读,对增进文化互知、建立文化互信很有意义。 —— 摘自“世界汉学家口述史”访谈片段 ——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