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中国文化符号调查分类表
表2:“一带一路”相关国青年接触中国文化途径占比
【研究报告】
编者按
共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是重要纽带,民心相通是有力支撑。作为推动世界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青年是民心相通的重要主体,如何“培养相知相亲的青年一代”,是共建“一带一路”面对的重大考题。近期,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课题组开展了新一轮“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探究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如何看待中国文化、通过哪些途径接触中国文化,并就推动各国青年借助文化交流而相识、相交、相知提出对策建议。光明智库为您呈现。
■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综合考虑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情况,尤其是地理区域覆盖面、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素,最终选取俄罗斯、土耳其、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印度、埃及、乌克兰、尼日利亚、巴基斯坦、泰国、捷克十二个国家,通过线上数据库抽样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共计三千六百二十九份。
在二○一七—二○一八年度进行的同一主题调研中,课题组发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高学历、高收入青年群体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主要对象。二○一九—二○二○年度开展的第三次跨国文化认知调查数据依旧显示,高学历群体参与调研比例最高(约四分之三),其中受本科教育人数最多(约二分之一),其次为研究生教育(约四分之一)。收入水平方面,近七成的受访者为中高收入群体。就业情况方面,企业、政府雇员等在职人群构成受访主体(约七成),学生(约百分之十五)与无业人群(约百分之十四)占近三分之一。
因为“一带一路”建设,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焕发新活力。共建“一带一路”七年多来,各国青年间的友好交往效果怎样,外国青年是否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更高认同?他们喜爱什么“中国元素”,对怎样的文化活动最感兴趣?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课题组近期开展第三次“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文化认知现状跨国实证调研,得到了一些新发现。
发现一 “大熊猫”“天人合一”等认知度高
——缺乏有国际影响的现当代、人文类符号
大熊猫在世界上有多受欢迎?可能超出你想象。虽然世界人民审美各有标准,但“卖萌为生”的大熊猫几乎征服了全世界。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与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联合推出熊猫频道以来,“滚滚”等基地明星们每天只需做“吃竹子、玩耍、睡觉”三件事就足以让全球网民被“萌化”,成为最有代表性、最受欢迎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调研中,有关中国价值观念接受度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的8个传统哲学观念整体认同度较高,以5分制计算,得分均在3.85分以上。其中“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行合一”“和而不同”四个价值观分别得到84.78%、83.75%、78.20%和76.28%受访者赞同。
中国人文景观、中国名人、中国自然景观、中国哲学观念、中国生活方式、中国艺术六个方面的认知效果测量显示,受访者平均得分为50.04分(百分制),虽总体有所上升,但与受访者给作为对照组的发达国家类似选项打出的平均分64.43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六类文化元素来看,人文景观(2.67分)和生活方式(2.67分)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认知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中国名人(2.61分)与自然景观(2.54分)次之,而蕴含着哲学观念(2.48分)和中国审美品位的文学艺术(2.06分)载体则认知程度最低。
从六类文化元素包含的18个文化符号(详见表1)看,四川大熊猫栖息地(3.21分)、太极拳(3.03分)和“一带一路”(3.02分)认知度位居前三,均值大于3分。艺术创作类的敦煌壁画(2.10分)、梅兰芳(1.94分)和三体(1.92分)则得分最低。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印象中,历史悠久(79.2%)、吸引人(66.86%)、神秘(65.00%)位居前三。可见,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传统文化符号比重较大,现当代文化符号比重较轻;能代表现当代中国的文化人物、人文景观、创意内容相对匮乏。
发现二 上网、看电影成为“记住”中国文化首选方式
——需精准投放文化产品,持续加强内容供给
中国电影“出海”势头怎样?沿着“一带一路”不断走高。2019年,《流浪地球》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单周票房名次斩获北美第13位、澳大利亚第7位。近年来,得益于“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行动,中外合办电影节、合拍电影等成为热潮。国产影片花开海外,带来的不仅是票房,更是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从信息获取渠道看,互联网、电视媒体与人际传播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三大渠道。超过90%的受访者通过互联网与电视获取中国文化信息,互联网所占的比例连续攀升,由2017年的53.60%上升至此次调研的64.25%。广播(2.19%)、杂志(1.58%)、报纸(1.42%)对于推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影响力有限。而通过NGO(非政府组织)或NPO(非营利组织)等社会组织及工作伙伴了解中国文化的比例由2017年的3.90%和3.20%,分别降低至0.53%和0.50%。未来,要抓住互联网和电视媒体新旧两端,满足“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信息获取需求。
从形成中国文化认知第一印象的渠道看,电影占据较大优势,且作用不断凸显,选择占比由2017年的23.50%上升至27.53%。电视节目(16.28%)、亲朋好友(9.39%)和新闻报道(9.11%)成为形成中国文化第一印象的重要辅助来源。以往投入较大的广告宣传(4.56%)、文化活动(4.31%)或公众人物代言(3.03%)的触达率较低,均不足5%。通过体育赛事植入(0.86%)或交通枢纽空间展示(0.75%)的触达率最低。
发现三 八成受访青年尚未与汉语“亲密接触”
——亟须打破语言藩篱
汉语到底有多难?美国外语学会曾发布最难学的语言排行榜,汉语被划至最难的第5级——母语为英语者至少要学满2200小时才能达到“精通”水平,而其他语种者“精通”英语只需600小时。目前,全世界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已达1亿,共建“一带一路”更是引发“中文热”,为各界交往搭建起语言之桥。
调研显示,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文化认知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是“中国文化产品没有翻译成本国语言(58.64%)”。如何打破语言藩篱,这一难题亟待破解。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中文学习方式上,17.31%的受访者学习过中文,其中30.53%受亲友影响较大,私人教师(3.89%)、社区学习(3.56%)、中文暑期夏令营(2.69%)、网络课程或App线上自学(2.61%)等方式成为有效补充,通过孔子学院(1.83%)或大学中文课程(1.67%)学习中文者占比最少。
通过数据来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当前中文水平整体较低,82.69%的受访者尚未学习过中文,掌握简单句子(8.17%)与汉字(2.67%)的受访者约10%,能进行简单对话(0.64%)和熟练使用中文(0.42%)的受访者约为1.00%。利用互联网技术跨越地理障碍展开探索,或许能发现一片蓝海。
发现四 半数接触过中国文化产品,视频网站为主渠道
——以“宅经济+云消费”促进文化认知
无数“洋网红”挽留的TikTok到底有多火?统计机构Sensor Tower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4月TikTok在苹果和Google官方应用商店下载数量突破20亿次,全球活跃用户超8亿,保守估计全球近半数网民下载了TikTok。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它的受欢迎程度更是急剧上升,帮助艺人开展线上表演、使直播带货成为购物新时尚,病床上的用户也通过它“恢复”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文化消费行为影响着“一带一路”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接受程度。86.00%的受访者虽然从未来过中国,但其中66.89%表现出强烈的来华愿望。旅游体验文化(78.20%)是其来华的最主要动机。此外,学习愿望(21.15%)、工作合作诉求(19.78%)、探亲访友(6.42%)也是重要动因。
半数以上受访者接触过中国文化产品,接触率从高到低为电影(67.03%)、艺术品与纪念品(57.31%)、图书出版物(44.47%)、视频综艺节目(44.44%)、互动游戏(40.39%)等。在文化产品选择意愿上,电影艺术品与纪念品、艺术演出最受欢迎。
以云技术满足“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的文化消费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以观看电影作品为例,视频网站平台(61.53%)是受访者首选,其次为有线电视电影频道(19.36%),而选择电影院观影的不足十分之一(9.42%)。以观看中国视频节目为例,超过半数受访者首选视频网站(57.28%),电视媒体中,国际电视台(13.17%)与所在国电视台(12.08%)被选比例基本相当,选择中国境外电视台(8.39%)的比例最低。以观赏中国艺术演出为例,受访者倾向于选择视频网站(61.58%)收看,首选前往剧院或演出场所观看者不足十分之一(9.83%)。从艺术品纪念品购买行为看,受访者倾向于通过电商网站(48.67%)和实体店铺(26.86%)展开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可见,以数字化促进“云消费”,有望实现文化市场繁荣与文化内容认同的双重效果。
●建议一
兼顾传统与现代,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打造国家文化形象代表,推动流行文化形成价值共识。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应合力推广一批保存完好、独具中国特色、格调向上的传统文化及艺术形式,使之成为中国文化形象典型代表。广泛吸收全球最先进、最流行的文化创新方式,拓展传统文化作品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样式,展示中国文化内在魅力。同时,将中国文化价值取向融入影视、动漫、游戏等时尚文化产品,在海外青年中培养“知华友华派”,引领未来文化潮流。
●建议二
以国际通行、受众习惯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强化“第一渠道”传播效果,夯实中国文化“第一印象”。
共建“一带一路”,5G先行。随着通讯基建的完善,文化内容线上传播具备了坚实基础。应以疫情改变生活常态为契机,加强互联网平台文化内容供给。在“第一渠道”方面,主动设置媒介议题,借助网络平台,以更直观易懂的方式满足各国青年对中国文化信息的消费需要。为了给青年们留下深刻而良好的“第一印象”,应大力推动中国影视作品出海,在光影变幻中加深文化交流、心灵沟通。
●建议三
以国际标准规范中国文化产品和活动,降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了解中国文化的认知转换成本。
应按照国际文化产品生产标准、国际文化活动组织要求,鼓励文化产业企业开发创作中国文化内容产品,举办高质量的大众文化消费活动及创意产业云展览、在线讲座等活动。培养多语种、国际化涉外旅游人才,开发涉外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加大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影视作品的翻译制作投入,以多语种版本作品参与国际版权市场交易,满足不同国别青年消费需求。
●建议四
以立体化传播渠道搭载多样化文化产品,增强云端文化传播话语权。
后疫情时代跨境交流受限,应发挥新基建技术优势,通过5G、8K超高清,XR拓展现实技术等增强云端旅游的感官体验。同时,做好具有算法主权的TikTok等面向国际的短视频平台建设,对外做好平台服务与国际版权交易,对内强化服务平台数据主权建设与产品内容创新创造。提高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率,优化无接触型消费供应链,让针对中国演出、中国出版、中国艺术品的“云逛店”成为海外青年消费新选择。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课题组 执笔人: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 等研究院副教授藤依舒、教授朱晓霞)
(学术指导:于丹,系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首席专家)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