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老译者”与5%的文学翻译丨观点

来源:国际出版周报

作者:许惟一

2018-07-17

刘和平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记者:您如何评价本次“中法译者工作坊”?您认为学员们的翻译水平如何?

  刘和平:我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从具体的事情做起。虽然参加工作坊的学员中法双方各仅有3名,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工作坊把这些人培养起来,也算是扎扎实实的工作。

  经过对工作坊学员的选拔、给他们授课,我认为这些青年人离翻译大家还有些距离。

  虽然他们已经开始走上翻译这条道路,但今后的路还很长。从我个人来讲, 在解决了译作语言上的问题之后,需要更大程度上加强对文化的理解,真正拿捏好作者背后想表达的内容。

  所以我认为这些青年学员需要多多练习,“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优秀的译者可以通过接受培训少走弯路,但最为重要的仍是多加练习。

  记者:现在的翻译工作有何难点?

  刘和平:此次工作坊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实现了中外配合。

  一般来说,中译外是由以该外语为母语的译者参与,但中国目前的翻译任务非常多也十分艰巨,仅依靠母语译者完成翻译的可能性很低。

  我个人认为,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最好的方式是中外配合,组成团队。

  这样遇到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对于把握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有着积极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集中力量,将资金投入到合作团队中,并赋予团队具体的目标和任务,逐渐培养出一批年轻的译者。

  中国目前对翻译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从中国市场来看,非文学翻译的市场占比为90%至95%。文学翻译方面,虽然经过了出版社的调价,但是现在的价格仍然不到位。

  给工作坊学员授课的这段时间,中国的几位老师交流后发现,仅靠诗歌翻译挣的钱不足以支撑生活。我认为应该根据译者的水平定价,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一刀切”,这样也有利于提高译者翻译的积极性。

  如果国家真的希望实现“走出去”,那就应该让这些年轻译者努力工作,并使他们劳有所获,最少能够支撑自己的生活。

  无论如何,这5%的文学翻译是文化遗产的根基,是文化教育、文化多样性的生存基础。

  所以我希望国家可以在这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按照译者水平制定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给予相应报酬。

  记者:从高校的角度,您认为目前法语翻译人才整体的队伍建设情况如何?

  刘和平:我认为总体上,文学翻译工作进行得比较吃力。年轻的译者们需要生存,而仅仅是伏案认真做事是不够的。

  所以我建议国家设立相关鼓励基金,通过专家评审,确定出版“走出去”的图书,并用基金支持任务的完成。研究法语不能仅局限于法国文学,它应该是多元的,包括讲法语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如瑞士、比利时、加拿大法语区等等。

  非洲也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对非洲文学的研究一直十分欠缺。

  现在浙江师大成立了非洲研究中心,中非关系也十分良好,正是研究非洲文学的大好时机。

  我希望能够设立相关基金,不以一个学校为单位,而是面向北京、面向全国招募有深厚文学功底的学员,如此次“中法译者工作坊”这般,并对学员进行强化培训、定向培养。

  4月20日北京的几所高校和天津的南开大学成立了一个“5+2联盟”,计划在入学时通过考试筛选出有文学功底的学生,为他们定向开课。

  但是目前资金等一切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这是比较严重的。没有资金支持,老师们无法在工作的重压下,业余分出精力带领学生进行翻译工作。

  我这些年带队译书,均是无偿投入。我常想,我们这些“老译者”退下来之后,未来怎么办?

  我建议国家开展一项10年、20年的长久规划,因为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中长期的计划。国家可以在北京地区成立青年译者协会,协会里的老师分别掌握多种语言。

  根据语系成立专家委员会,同出版社合作,确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方案。

  如此一步步完成下来,我认为10年间会有成效。坚持翻译工作这么多年,是个人爱好的驱使。但我依旧呼吁,在国家战略层面采取具体举措;另外要少喊点口号,多做实事。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