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9日晚,法兰克福书展在开幕当天举行“麦家之夜”,重磅发布麦家的第三部长篇小说《风声》的国际版权。这是法兰克福书展上第一次举行中国作家个人主题活动。
当晚,20多个国家的近百位出版商踊跃参与洽谈,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和芬兰语5个语种版权尘埃落定,其中英文版权被有着“英国最佳独立出版社”之称的英国“宙斯之首”(Head:of Zeus)出版社购买,该出版社曾成功推出《三体》英文版。
此外,德语、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希伯来语、罗马尼亚语、韩语等十余个语种版权也初步达成意向。
《风声》的英语译者米欧敏,前不久刚刚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此次翻译《风声》,是她与麦家的第三次合作。
在“麦家之夜”上,作为首尔大学全职教授的米欧敏因为需要在学校进行教学任务而不能亲临现场,但国际君第一时间与她取得联系,针对“麦家之夜”活动、作品翻译、中国图书“走出去”等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米欧敏
Olivia Milburn
英国青年翻译家、麦家小说《暗算》《解密》《风声》英语译者
获得“翻译界的瑰宝”盛赞
作为牛津大学古汉语博士,米欧敏在开始翻译麦家的作品之前,她的研究课题大都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关,翻译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古代文本。但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知之甚少,让米欧敏愈发感到遗憾,却不知从何开始系统学习。
于是,她选择从阅读历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入手,从而开始了与麦家作品的不解之缘。
麦家的《暗算》是米欧敏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引路人”之一,对这部作品的喜爱让她阅读了麦家的其他作品,也萌生了将这些作品翻译成英文的想法。
因为米欧敏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典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不甚了解,所以这让她在决定是否真正开始翻译麦家的作品时有些犹豫。不过后来,米欧敏还是选择尝试。她翻译了《暗算》中最喜欢的一节《有问题的天使》,并把翻译稿件发送给了麦家的经纪人。
这个决定最终促成了米欧敏与翻译家克里斯托夫·佩恩(Christopher:Payne)的合作,两人共同翻译了麦家的两部小说:《解密》和《暗算》,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两部小说被《经济学人》杂志高度评价为“翻译界的瑰宝”;《解密》英文版早在2014年便在21个英语国家推出,随后入选了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此前该文库中仅有鲁迅、钱钟书和张爱玲三位现代中文作家的著作。这部作品更是被近700家图书馆收藏,成为世界图书馆收藏量第一的中文作品。
今年年初,《解密》作为唯一一本亚洲小说,被英国《每日电讯报》选入“史上最杰出20本间谍小说”名单。
我喜欢麦家作品的黑暗面
米欧敏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父亲是土耳其语教授,母亲是波斯语教授。儿时的她曾问父亲,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是什么?父亲说,中文。
在家庭的影响下,她决定学习中文。但被问及祖父曾经的破译者身份是否与自己选择翻译麦家的作品有关时,她表示这二者间并无关系。
她的祖父的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位破译者破解过日本的密码,但是他从不提起这些事。如果不是米欧敏意外发现了祖父的一枚奖章,她根本就不会知道祖父曾经是破译者。
实际上,在麦家的书中,他经常提到破译者的家人和朋友会被排除在接触与这份工作有关的知识之外。米欧敏的祖父也是如此,他只会和他以前的同事谈论起那段时期的工作情况。
麦家作品部分海外封面
基于作品本身的优质性与她对西方图书市场的判断,米欧敏最终决定翻译麦家的作品。米欧敏喜欢麦家作品的黑暗面,特别是其中对极其聪明之人陷入棘手困境的描写。
在她翻译的《暗算》、《解密》和《风声》三部作品中,她认为前两部是同一类型的故事。
但是《风声》有一些不同,它的故事时间设置得更早,并且更像是一部犯罪小说。《风声》勾勒出了一个“密室之谜”,所有的目击者都在撒谎。
《风声》电影版
在米欧敏看来,麦家用这部小说树立了作家写作技巧的衡量标准。他从多个角度讲述这个复杂的连锁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始终保持紧张感。
同时,米欧敏对西方市场的判断是她选择翻译麦家作品的另一大因素。
“我认为它会成功。有许多精彩的现当代中国小说之所以很难翻译成欧洲语言,是因为大多数欧洲人并不太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背景,不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所以如果书中没有相关注释,欧洲读者无法理解相关内容,也就很难欣赏这些作品,这会使作品更具学术性,不似一本可以用来休闲阅读的书。但西方同样有间谍小说,因此我认为他们也会愿意阅读一本中国‘间谍小说’。所以我之所以选择翻译麦家老师的作品,是因为除了作品本身的优质性外,它也符合西方文学的既定类型,这意味着它已经拥有了西方读者基础。”
虽然麦家本人对于“间谍小说”这一标签并不是非常认可,认为自己作品中的谍战元素仅仅是小说的表面,真正的核心是通过小说来探索人性。
但是米欧敏表示,这样的误解确实会发生在中国文学走向西方的过程中,因为西方从未全面了解过中国的现当代文学。麦家作品中的谍战元素便会成为一个“突破口”,吸引更多的西方读者。通过作品中对解密和国家命运的描写让他们体验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从而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如何成功走进西方读者视野
当被问到麦家的作品乃至所有中国图书的“走出去”情况时,米欧敏表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因为目前,中国文学中翻译成英文的作品要么非常保守(例如一些经典作品和现代获奖小说作品),要么非常前卫(例如,研究现代文学的教授们会翻译某些极具前瞻性和实验性的作品,然后说服出版社出版)。这便导致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印象有些偏差。
米欧敏说,就她个人而言,她希望随着更多作品被翻译成英文,译者们可以进行更多尝试,例如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法语。
“我也不能确定这些作品要求读者具备多少相应文化或历史背景的知识储备,有时候这确实会使人们疏远这些翻译作品。但是,全新翻译内容的出现确实令人兴奋,所以我也希望这些全新译本可以找到合适的信息呈现方式,便于读者理解。”
“我很高兴麦家被选为法兰克福书展主题活动的首位中国作家,我对这些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然而,米欧敏也指出,更重要的是这个初步的成功是否会让更多的中国作家被注意到,是否会有更多的翻译作品得到出版。她始终相信,全世界有许多人有兴趣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