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北京)圆满结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结业仪式。来自34个国家的38位青年汉学家出席结业仪式,活动由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负责人徐宝锋教授主持。
结业仪式上,黄卓越教授与徐宝锋教授为38位青年汉学家颁发研修班结业证书。在经过为期21天的研修生活后,青年汉学家们均表示在此次研修活动中受益匪浅。
在博兹瓦纳大学担任汉语教师的马奕男表示,此次研修计划使其得以与中国著名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帮助他找到建立中非文化合作项目的新思路,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在非洲的“本土化”传播。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的助理研究员韩妮娅表示,她的主要研究课题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在北京大学的对口研修恰好为她的针对性研究提供了巨大帮助。来自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的叶子认为,此次研修计划令其有机会重返中国学习,深刻感受到中国的巨大变化,从而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国文化。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工作的苏大卫称,此次研修班帮助他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与自然的发展,找到好的商务解决方案来解决环境问题。来自韩国延世大学的文有美认为,研修班期间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能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学者缔结友谊,在学术和文化方面互通有无,以国际化视角深度了解中国。
据悉,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杭州、广州、重庆6个城市共举办7期。北京作为举办第一届青汉班的城市,充分发挥了首善之地优势,聚焦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研究。在今年的北京班上,来自34个国家的38位青年汉学家在专家集中授课期间聆听了中国著名学者张博、李春青、达巍、王玉主的精彩讲座,针对中国各领域展开专业而有深度的探讨,互动积极而热烈。之后,汉学家们按国际关系、经济、语言文学、教育学等组别,分赴不同的研修单位开展对口研修,对当代中国的现状和发展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各研修单位不仅安排了丰富精彩的专业课程,而且组织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北京大学带领青年汉学家们参访内地企业,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行业及非盈利组织,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特色及发展战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北京语言大学侧重文化体验,汉学家们在专家指导下欣赏学习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感受书法精髓,体验茶道与香道魅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则带着汉学家们走进天坛、雍和宫、国子监、国家博物馆和郭沫若故居,使青年汉学家们通过极具中国特色的景点参观活动,对中国文学、历史、政治有了全角度认识。
研修期间汉学家们还专程前往贵州省考察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当代科技发展情况,亲身体验多民族发展理念,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在当下的传承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刘利校长这样评价此次研修计划:“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旨在为世界各地的青年汉学家与当代中国学者搭建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大家创造深入沟通交融互建的机会。来自国外的汉学家真正走入中国,探索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思想、讲述中国故事,国内的学界跨越东西、放眼世界,倾听来自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声音”。
此外,为了增加学员与导师之间有关研修论文的更多交流,今年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北京)设置了“论文方案交流会”。在7月22日举行的“论文方案交流会”上,38位不同文化背景、学术背景的青年汉学家围绕国际关系、经济、语言文学、教育学等论文主题,与导师进行了充分探讨交流。研修结束后,38位青年汉学家将继续与导师保持深入沟通与合作,他们将根据自身的研究主题撰写论文。届时,汉学家的研修成果将会汇编成册,结集出版,让更多人深度了解中国。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