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上午,在南宁举行的北美中文作家与广西作家文学交流会上,以作家蔡维忠、刘倩、江岚、董晶、冰清、叶萌等为团员的北美中文作家采风团,与东西、江建文、彭匈、黄佩华、凡一平、朱山坡、田耳、丘晓兰、陈纸、伍迁等广西作家们齐聚一堂,就广西作家创作现状、北美中文作家创作现状以及如何就广西元素进行创作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
出席交流会的广西作家
出席交流会的北美中文作家
据悉,交流会结束后,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的成员还将前往贺州与桂林等地进行文学采风。
受广西作家协会的邀请,笔者代表中国网参加了本次交流会活动。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关于本次交流会的情况实录。
东西:文学桂军的状况及“触电”现象
本次交流会由广西作家协会主席东西主持。他首先扼要地向北美中文作家介绍了广西作家群及广西文学创作的状况。
东西介绍道,“因为广西简称为桂,所以广西作家群体统称为‘文学桂军’。这个名称怎么来的呢?刚开始,黄佩华主持创办的《三月三》文学杂志曾提出‘文学新桂军’的口号,把广西年轻的作家与年长的作家作一个区分。后来,张燕玲主编的《南方文坛》杂志又提出了‘广西三剑客’(即东西、鬼子、李冯)。再后来,潘琦同志时任广西区党委宣传部部长时,又加上凡一平称为‘四君子’。因中国比较喜欢以地方命名作家群,所以,最终广西作家群被统称为‘文学桂军’。”
据东西介绍,广西的文学创作被大众所关注是从广西作家连续两届获鲁迅文学奖开始的。首届获奖的是他的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第二届获奖的是鬼子的中篇小说《被雨淋湿的河》。广西这个地方为什么能连续两届获“鲁奖”?这引起了文学坛的无比好奇,于是开始深入关注广西文学现象,才知道其实广西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形成了从50后到80后的梯队作家团队创作。其中,60后是现在广西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代表有东西、凡一平,光盘、潘红日等,70后代表有田耳、朱山坡、何述强、丘晓兰、陈纸等。80后代表有网络作家辛夷坞(原名蒋春玲,代表作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被赵薇拍摄成电影)、我本纯洁等。另外,还有儿童文学作家王勇英等,共同组成了“文学桂军”。
此外,广西作家“触电”的现象非常突出。广西是第五代导演的摇篮,如张凯歌导演的《黄土地》是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张艺谋的户口更是至今还留在广西电影制片厂。张艺谋从广西走出去后,还和“广西三剑客”之一的李冯合作拍摄了《英雄》《十面埋伏》等电影大片。而凡一平是比较早“触电”的,他的小说《寻枪》《理发师》也被陆川、陈逸飞等导演拍摄成轰动电影界的影片。东西的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则被改编成电影《天上的恋人》,并获得了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而他的小说《耳光响亮》被拍摄成同名电视剧后,更是创造了当时极高的收视率。今年,他的最新作品《篡改的命》也将在重庆进行电影拍摄。经常有外省的影视公司上门来争取广西作家作品的影视版权的。现在田耳、朱山坡、黄佩华等文学桂军的相关小说作品影视版权都被购买了。
此外,东西还介绍了广西作家协会的相关情况。他说,相对于其他省来说,广西作协的专职人员只有3个编制,是个“小作协”,但整个广西作协的队伍很整齐,在全国是可以进入前十名的。因此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在广西作协的工作报告上签下了“小作协,大作为”六个字。
江岚:我们的采风活动是做得最好的
在东西做了相关情况介绍后,北美中文作家江岚作了发言。她表示,海外中文作家主要以出国时间来划分,现在的主力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国留学的华人,即以60后为主力的成就比较高。他们主要是从业余写手开始慢慢成长起来的。从2014年开始,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开始回国采风,第一站是福建,第二站是湖南,第三站是广西。
“我们的采风活动是众多海外回国采风团体中做得最好的。我们每一站,每一趟,每一天都有专门的人负责,都及时做了新闻报道,能做到马上见报。在后续的三个月内,每个人会出15000字及以上的文稿进行结集出版成书。第一站到福建的书2015年已出版,第二站湖南的书也已于今年出版。一个由十几个人组成的采风团能交出这样的作业,目前是唯一的……”江岚表示,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大庆,因此特别想带领大家回来看看广西,写写广西,了解广西到底有什么。让海外华人知道,广西不仅有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还有很多历史的传承,并借此机会向文学桂军学习。
彭匈:广西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靠作家进行张扬
彭匈在发言中说,这次北美作家将前往采风的地方是贺州。贺州由于以前交通闭塞,很多好东西不为外界所知,如贺州的小吃等。现在开通动车了,交通方便了,希望把贺州好好地宣传出去。
“广西的好东西非常多,并非边沿化、荒蛮化,有很多历史文化值得关注。比如柳州的柳侯公园有一块非常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碑,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块碑的碑文是由韩愈写的关于柳宗元的事迹的文章,碑文的书法是由苏东坡书写的。”彭匈介认为,“一块碑与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有关,但由于没有宣传好,很多人都不知道。得靠作家,靠北美作家,也靠广西本地作家进行张扬。因此有时间,可以去柳州看看。也可以去桂林看看,那里有李商隐在平乐县做官时的历史文化故事,有狂人米芾在桂林自画像的故事,更有临桂一个县自唐朝以来,出了5个状元、2个榜眼、290余名进士的令人惊讶的历史现象……”
江建文:让文学成为他们精神的家园
江建文在发言中提到,多年前到美国探亲时,与当地中国留学生组织成立的一个文学社有过交流。他们大多是完成学业后留在当地就业的华人,他们大多数是学理工科的博士、硕士,但他们很热爱文学。他们利用非常有限的业余时间进行勤奋写作,活跃在美国东部文坛。“我为他们对文学的热爱而感动。后来他们给我寄来所发表的文学作品,主要以散文居多,也有小说和诗歌。从他们的作品中,我对海外华文的创作有了充分认识。他们表示希望我对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给予指点,我欣然接受这个‘任务’。之后不久,我给他们做一个讲座,前来的听课的人不少,他们文学社的成员全来了。”
江建文指出,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的分支之一。海外华文的创作方法是很有特色的,他们将创作体验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对他们而言,创作过程就是生活过程的延伸与审美。他们多年生活在异国他乡,心中积累了许多思念、乡愁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他们需要把内心的东西转化为外在的东西,把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转化为可以传播和交流的东西,他们找到文学,毅然用母语进行写作,让文学成为他们精神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寻找审美的情趣和价值的实现。这种创作方式排除了完成任务式的约束,也不是为名为利去制造敲门砖,在这种创作方式中,艺术的才思获得了较大的储存空间和施展余地,是中西文化赋予了海外华文文学独特的张力。
“海外华文的作家们自从踏上了异国土地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投身于具有巨大陌生感的环境中,首先是语言的陌生,地理环境的陌生,生活习俗的陌生,等等。他们原有的身份是东方的、古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而所要面对的文化却是西方的、先进的、后工业和后现代的。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矛盾。而这两种文化都与他们发生着密切联系。”江建文认为,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海外华文作家往往得努力过度到所在国度的文化之中,甚至完全融入,但这种过程是漫长的,对当事人内心是痛苦的,因此他们不得不长期处于两种文化交集的影响之中,引起他们文化心理复杂变化,他们自然而然,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转移的,以或隐或显的方式投射到他们的作品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张力。这影响这些作家在创作中的立意、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诸多环节,形成海外华文文学以一个带总体性的美学风格,他们文化水平高,艺术起点也高,他们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因此他们在创作中关注的是不国家、地域,不同民族、肤色的文学差异中的共性的东西,这个东西彼此之间就是人性极其复杂的内涵,哪怕生活状态千差万别,哪怕事件情节千变万化,人性始终是差别之根、变化之源。许多优秀的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中,都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笔对准人性这个无处不在的活生生的靶子进行生动的记叙和深刻的解释,这为优秀作品的产生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黄佩华:相信用母语来写作的壮族作家会有更大成就
“我和凡一平是当下壮族作家的代表,我们主要用汉文来创作,创作活动也主要围绕桂西北、红水河、右江两岸相关题材而展开。”黄佩华在发言中主要介绍了壮族文化、作家与文学创作的状况。
“壮族作家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这可以在南宁市上林县出土的一个块唐朝时期的碑文中得到佐证。壮族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壮族文学的经典文学文本是《布洛陀诗经》,还有就是大家比较了解的《刘三姐》。”黄佩华介绍道,《刘三姐》原本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后经过很多作家的整理,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成彩调剧。后来改编拍摄成电影,成为壮族文学的经典,也是广西的名片之一。当代作家对此了解得不多。在当时,受壮族民间文学的熏陶,广西出了一位至今为止文艺界职位最高的壮族作家,即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韦其麟。1953年,他考进武汉大学中文系,发表处女作《玫瑰花的故事》,这首叙事诗曾经被译成英文和日文。1955年,他发表壮族民间传说长诗《百鸟衣》,1956和1959年两次出版单行本,并被翻译成英、俄等文字。1964年,他发表广西民歌形式长篇叙事诗《凤凰歌》,发表在《长江文艺》1964年第1期。1979年9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81年荣获解放后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1985年,他的《寻找太阳的母亲》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
另外广西还有一位壮族作家叫陆地,他在延安时期,参加了大生产运动,到部队深入生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的短篇小说《从春到秋》,写当时新到延安的知识分子,通过参加大生产运动,促使世界观得到转变,投入革命集体的怀抱,享受到劳动的欢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东北日报》工作期间,参加过东北农村的土地改革和工厂的民主改革,写了以农村和工厂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钱》、《红叶》,中篇小说《钢铁的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长篇小说创作。先后出版的有《美丽的南方》和《瀑布》(上、下部)。前者反映广西壮族地区土地改革的伟大斗争;后者反映本世纪初从反对袁世凯称帝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历史。两部长篇对壮族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风光、历史掌故、遗闻轶事、风俗习惯,作了细致的描写,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黄佩华在发言的最后表示,如今壮族在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成就方面是比较靠后的。面对这种状况,在北京出版的国家级文学刊物《民族文学》最近计划出版壮文版,相信用母语来写作的壮族作家将来会有更大的市场和成就。
朱山坡:在写作中玩弄写作技巧的都是“伪先锋”
面对北美中文作家提出的“先锋文学”现象问题,朱山坡在发言中表示,当下中国文坛写作写得最好的还是先锋作家,如余华、苏童等等。“单从先锋的技巧方法来写作,会失去很多读者。”朱山坡介绍道,1992年,很多中国先锋作家开始转型,他们是沿着先锋这条线路一直走下来的。余华、苏童他们为何转型能成功?很大原因在于他们经过了先锋的训练,且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没有价值观,写什么都不可能成功的。价值观意识、世界观对作家的写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谢有顺老师有一篇文章认为,东西老师是真正的先锋作家。其实很多在写作中玩弄写作技巧的先锋作家,都是‘假先锋’、‘伪先锋’,用炫技手法写作的,都不能称为真正的‘先锋’。”朱山坡表示,广西的很多作家都有先锋素养,比如东西老师的所有作品均有“先锋”的特点。“先锋”的最大创新是语言的创新,汉语写作需要注入很多新鲜的语言去塑造一个全新的叙述语言。
众作家:各抒己见话文学创作“真经”
此外,在交流会上,江建文、蔡维忠、董晶、刘倩、田耳、丘晓兰等北美和广西作家还就文学创作的有关问题分别作了发言。
蔡维忠在发言中表示,希望这不只是一次性的交流,而是建立长期的交流关系,也非常期待广西的作家到美国进行文学交流。
董晶在听了江建文教授发言之后表示,江教授的讲话非常贴切,让人倍感亲切。“江教授所讲述的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写作,他们写作的内心感爱有什么不一样,有很大可能写出优秀的作品等等,听了很受鼓舞。”她介绍道,自己是一名医生,是在儿女上大学后的知天命年龄,卸下一切生活的包袱后,认为少年时期的文学梦可以实现之后,即2010年进入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后开始写作的。她说她的写作过程中,很多想法和江教授所说的一样,通过中西方的不同经历,对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进行思考后,探寻用什么样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
董晶表示,“我关注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周来,中国文学取得了巨大成就,看了很多相关作品。当我看到《白鹿原》后,我的眼睛亮了,我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集中西方的创作手法于一身,成就很大。”
为此,董晶提出了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先锋文学”是怎样定义的?是否需要回归现实主义创作等问题。随后,大家纷纷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对于“先锋文学”的问题,除了朱山坡首先进行了发言,江建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先锋作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产物。在此之前,中国文坛不是一般意义的现实主义,而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本应由作者自由选择,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文坛的创作方法是有相关规定的。”
发言中,江建文进而谈起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与发展等,并指出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文学创作中出现创作方法的偏差等问题。他认为文学的创作一定要心中有读者,不能搞陌生化,搞叙述迷宫,让读者读作品时很费劲,要反复读才能搞懂其中的含义,一定要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到轻松愉快,不能违背文学创作的规律。
对于“先锋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问题,东西表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文学创作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文学方法,是向苏联学习的,从寻根文学开始,面对现实进行创作。到了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八面来风,各种文学创作方法都用上了,出现一批受影响的作家,用了3至5年的时间把中国原来没有尝试过的文学创作方法都尝遍了,对中国文学的创作是有突破的,其中“先锋文学”的成就最为突出,得到了很多褒扬。但同时,也有人指出,也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书本读者的数量呈少一个“0”的态势往下掉,即一千万少一个“0”就变成了一百万,再少一个“0”就变成了十万,再少一个“0”就变成了一万。对于这个问题,他认为原因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以前人们的精神产品比较单一,除了阅读书本产品,没有别的选择。后来,随着电影、电视、网络时代的到来,精神产品多了,读者的关注度被分散了,书本读者的数量难免会往下掉。他特别指出,真正的先锋文学应该是思想的先锋,而不是技术的先锋。对于各种“文学榜”问题,他认为,每个作家对作品都有自己的追求,没有统一的标准,要坦然处之。对于很多被捧得很高的作品,都要经过历史的检验,才有可能成为经典。
刘倩在发言中主要了介绍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的概况。她说,北美中文作家协会是由美国《侨报》发起的非营利性文学社团,协会在原《侨报》作家俱乐部基础上,于2016年10月15日在纽约成立。协会以服务北美中文作家,繁荣海外中文创作,促进中美人文交流,共同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广泛吸纳北美各地中文作家。协会创立以来,已有正式会员逾百人。
丘晓兰在发言中谈了自己主编的文学刊物《红豆》杂志的办刊理念、定位、做法及经验等。她表示希望借文学的桥梁、渠道将更多的人联系在一起,去感受名家的自由的精神产品。让大家因文学而结缘,在文学的旗帜下互相取暖。她还谈了利用该杂志与海外华文作家进行交流的相关情况。她认为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不乏优秀作家和作品,他们的作品特点是有视野。但光有视野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心胸和格调的观念,如果没有这个观念,哪怕有技巧,也是很难与国内的作家相比的。如果视野、格局、意识都具备了,升华了,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之后,就有可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相关资料:
“北美中文作家与广西作家文学交流会”北美中文作家简介
蔡维忠:理科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新药研发专家,曾任美国某生物医药公司副总裁,主持新药临床研究。现在美国《侨报》《北京晚报》辟有专栏,作品发表于《散文》《光明日报》《读者》等海内外报刊杂志,作品入选《散文2017精选集》,著有对联艺术专著《动人两行字》和随笔集《美国故事》。现居纽约,任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理事、副会长、兼秘书长。
江岚:出生于广西桂林,加拿大籍,教育学硕士,中国古典文学博士。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故事中的女人》,长篇小说《合欢牡丹》等,编著“新世纪海外女作家“丛书12册。现为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理事、副会长、兼外联部主任;海外女作家协会终身会员;纽约女作家协会终身会员;加拿大华人文学会副主任委员。
刘倩:大学主修中文,曾于北京供职英文杂志和财经报纸多年,后赴美获纽约州立大学MBA学位。现任《侨报周末》主编,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理事。编辑出版有《纽约客闲话精选集》等。现居纽约。
杨超:1948年生于中国广州市。旅居洛杉矶。现任美国克鲁格出版社、《世界华人作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已出版散文集有《我认识的美国人》《好莱坞纪事》,儿童小说《巴顿和他的朋友》。短篇小说、随笔、古诗词有:《哭手》《美国法律趣谈》《北疆拾贝》《戈壁·石·风》《烧高香》《炮仗花》《十六个红鸡蛋》《意外》等,散见于美国、中国主流华文报纸、杂志。
董晶:医学硕士。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终身会员,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理事。《洛城文苑》编委。长篇小说《七瓣丁香》2015年1月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完成40集电视剧《七瓣丁香》剧本创作。在国内刊物《芳草》发表中篇小说《实验室的风波》,《时代文学》发表中篇小说《七彩天使》。与四位女作家合著散文集《写在玫瑰飘香的地方》将在2018年度出版。
孟悟:大量文学作品发表在美国《侨报》《世界日报》《华府新闻日报》等华文媒体,其小说刊登在《北京文学》《青年文学》《小说精选》等国内文学刊物。常规出版长篇小说《橡树下的诱惑》《逃离华尔街》《拐点》《雾城》《彼岸紫薇》;散文小说集《有一种风景叫行走》;旅游散文集《漂游的原风景》《偷一段时光在路上》《拉美梦幻行》;文化散文集《美国,另一种生活》。
冰清:食品营养学硕士,曾在生物公司做研究多年。多家时尚健康刊物科普特约撰稿人。作品被收录《白纸黑字》(被哈佛图书馆收藏)等书。出版个人专辑:《美味人生》《美国生活大爆炸》。微博百万名博,多次在广播电台,网络媒体和电视台担任嘉宾。央视纪录片《人参》的顾问,在央视CCTV4做过《海外华人》节目《冰清的美味人生》。
刘聪玲:美国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执行主席,纽约侨声电台《文化天下》节目主持人、总监。出版《恋,诱惑我的台湾之美》、《离婚女人》等多部书籍,并在《北京文学》等十多家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在网络上发表《美国随想》等系列作品。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职多年,获得正高职称。广播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广电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广播奖”特等奖、一等奖。
叶萌:笔名瞎子,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赴美留学,现居美国。1998年开始接触网络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和散文,迄今有70多万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佛裂》三部曲系列,长篇《无法悲伤》,短篇系列小说《异物志》,散文系列《随手写下》、《穿越美国》。在文字上,最大的野心仅仅是持续的进步。
冯桢炯:笔名蓝战士,1968年10月出生,1985年开始创作,已出版个人诗集《一种生命》《风铃小语》《诞生在冬天的孩子》(与吴茂盛合集)。诗作在《诗刊》《诗歌报》《飞天》《作品》等杂志发表。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理事,现任《中外诗人》杂志主编、纽约新世纪出版社董事长。现居纽约。
“北美中文作家与广西作家文学交流会”广西作家简介
东西,本名田代琳,1966年3月出生于中国广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东西作品集》(8卷)等。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凭《后悔录》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2005年度小说家”奖,凭《篡改的命》获第六届“花城文学奖·杰出作家”奖。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部分作品被翻译为英文、法文、俄文、韩文、越南文、德文、泰文意大利文和希腊文发表或出版。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被改编为电影《天上的恋人》,荣获第十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后悔录》、中篇小说《美丽金边的衣裳》《猜到尽头》、短篇小说《我们的父亲》等分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主任、广西作家协会主席。
江建文,1937年出生,福建永定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0年任教于广西大学中文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及中文系副主任、主任,广西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新闻系教授。广西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中国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会理事,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首届副会长,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二、三、四届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国难》,文学评论集《诗笔写人生》,长篇历史小说《南国屏藩苏元春》,理论专著《文艺美的拓展与超越》、《美的感悟》,学术论文《论西欧反封建的讽刺文学》等。专著《论五四时期的新诗革命》、《对“文化反思”的反思》、《论当代企业家文化的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文艺的转型和发展》分别获广西第二、三、四、五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彭匈,广西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编审。曾任漓江出版社社长、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化学者、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为广西师大、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已出版《云卷云舒》《会心一笑》《红楼那些人儿》等十二部文化随笔及专著。作品入选多种版本“中国年度最佳散文”。
黄佩华,笔名老原,壮族,广西西林人。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西林县通讯员,县水泥厂车间主任、秘书,县总工会干事,县委秘书、宣传部长,《三月三》杂志编辑、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副编审。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南方女族》《远风俗》、《广西当代作家丛书·黄佩华卷》,长篇传记《瓦氏夫人》,长篇小说《生生长流》《流水谣》《公务员》《河之上》《五月症》等。作品获广西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独秀奖,第二、四、五届壮族文学奖,全国第四、七届少数民族文学奖、广西人民政府文艺创作铜鼓奖等。现为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
凡一平,本名樊一平,壮族。1964年生,广西都安上岭村人。先后毕业和就读于河池师专、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任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八桂学者文学创作岗成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以来,出版了长篇小说《跪下》、《顺口溜》《上岭村的谋杀》《天等山》等六部、小说集《撒谎的村庄》等八部。获过文学奖有:铜鼓奖、独秀奖、百花文学奖、小说选刊双年奖等。长篇小说《上岭村的谋杀》被翻译成瑞典文、越南文在瑞典和越南出版。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有:《寻枪》《理发师》《跪下》《最后的子弹》《宝贵的秘密》《姐姐快跑》等等。
朱山坡,本名龙琨,1973年8月出生,广西北流市人出版有长篇小说《懦夫传》《马强壮精神自传》《风暴预警期),小说集《把世界分成两半》(喂饱两匹马》《中国银行》《灵魂课》《十三个父亲》等,曾获得首届郁达夫小说奖、(上海文学》奖、《朔方》文学奖、《雨花》文学奖等多个奖项,有小说被译介俄、美、英、日、越等国。根据本人小说《美差》《灵魂课》改编的电影分别获得第25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影片及儿童贡献奖、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现为广西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
田耳,本名田永,湖南凤凰县人,1976年10月生。1999年开始写作,2000年开始发表。2007年凭借中篇小说《个人张灯结彩》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曾获第十八届、二十届台湾联合文学新人奖。2006年获“湖南青年文学奖”、2007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天体悬浮》获第12届(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2016年0月21日,短篇小说《金刚四拿》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提名奖。田耳凭借《一天》获得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中篇小说主奖。
丘晓兰,女,1972年8月生于广西南宁,祖籍广东梅县。现任南宁文学院院长,《红豆》杂志社长、主编。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南宁市作家协会主席,广西首届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西签约作家,南宁市签约作家,南宁市“绿城玫瑰”女作家群负责人。已经发表作品百余万字。作品多家报刊转载及国家级选本选用。出版有散文集《完美的天》、《幸福是一种简单》、《乡韵土风》,长篇纪实文学《虹起邕江》等。
何述强,仫佬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九届高研班学员。现为广西作家协会秘书长,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城市传记《山梦为城》、民族文化随笔《凤兮仫佬》、散文作品集《隔岸灯火》等。
陈纸,本名陈大明,曾用笔名橙子,1971年8月生于江西省永丰县农村,发表长篇小说《下巴咒》《逝水川》《原乡人》,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天上花》《少女为什么歌唱》《玻璃禅》《问骨》《寻找女儿美华》、随笔集《拨亮内心的幽光》、诗集《时光图案》、文艺评论集《纸风景》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广西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下山去看红绿灯》获第六届《北京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曾就读于中国文联第七届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鲁迅文学院第八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现居南宁。
伍迁,曾用笔名伍文松、松子,1974年1月生于广西北流。漆诗歌沙龙发起人之一,广西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诗作散见于《人民文学》、《青年作家》、《芳草》《诗选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散文诗》、广西文学》、《红豆》、《新大陆》(美国)等报刊。著有个人诗集《流浪的情人》、诗歌合集《漆:五人诗选》主编《新桂文库》(广西人民出版社)和《广西现代诗选1990 2010》,编著旅游、文化类作品集多部。供职于人民网广西频道。现居南宁。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