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说过中国的敦煌莫高窟,但从来没去过。”
“我要把这件自己填色的敦煌Style银蕨叶线描画带回家,挂在墙上!”
……
6月11日下午,惠灵顿市政府公房署主办的以关爱市政公房老龄居民为主旨的文化联欢活动,特别迎来了新西兰2018年“中国文创周”的重头戏——“念念敦煌”文创工坊体验活动。
据惠灵顿市政府公房署相关负责人伊丽莎白·海兹维克介绍,近30位源自不同族裔的老人,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来自中国的敦煌文化,他们抱着浓浓的好奇心来到现场。来自中国敦煌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的一行主创人员,此次将“念念敦煌”创意工坊中源自敦煌壁画元素,辅之特别创意、可操作性强的线描画填色勾线工作台,搬到了新西兰首都的社区里。
在惠灵顿纽顿公园多功能大厅内,敦煌研究院文创团队为观众介绍了此次精心选取、别具匠心的植物主题线描画素材:为表达中新两国友好关系,特别设计了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性植物忍冬花与新西兰国树银蕨叶枝蔓相连的组合图案。为展示敦煌文化中极具表现力的壁画艺术,并契合新西兰植被丰富、珍爱自然的特性,带来了敦煌壁画中姿态万千的植物造型元素,既有紧密结合经文的典型植物,又有独具特色的装饰性植物,有的摇曳生姿,有的散发灵性,不一而足,美仑美奂。
“希望通过这一看似简单的植物主题填色勾线工坊活动,让新西兰体验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敦煌绵延千余年之久的代表性艺术元素,借助两个国家、两种文化在地域、物种上的巧妙勾连,以手工填色、亲自勾画的方式,唤起他们沉睡在内心深处的认知体验,增进文化的认同与情感的沟通。”敦煌研究院文创中心副主任陈海涛如是说。
有的老人童心萌发,迫不及待地拿起敦煌文创团队提前备好的彩色笔,选择自己心仪的色彩,仔细描画手中的图片。枝蔓相连的银蕨叶与萌态十足的几维鸟跃然纸上,以圆弧形的大构图散发出独一无二的“敦煌气质”;有的老人则根据自己的喜好,恣意挥洒手中画笔,将敦煌文创团队带来的各番讲解与信息碰撞化作灵感,画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并亲切地写下China字样表达心境。
当工坊活动宣布结束时,一些老人意犹未尽,仍然沉浸在填色、勾线的快乐氛围中。一位90多岁的亚裔老人握着敦煌文创团队人员的双手不停地说“谢谢”,感谢他们将自己心仪已久的敦煌文化带到了眼前,并将自己获得的一件带有中国元素的小礼物视作珍宝。
伊丽莎白·海兹维克有感而发:想不到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周,能够带来如此富有童趣、激发灵感、互动性强的文化创意体验活动,相信这样的文化体验方式,能够卓有成效地加深惠灵顿居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83岁的诺曼老人激动地说,今天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文化体验活动,让他瞬间找回了自己的童年,回忆起美好的青葱岁月,希望有生之年还有机会去广袤的中国看一看,实地感受这个国家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
“可谓艺术无国界,此次到访新西兰的敦煌主题文创活动,不仅走进了新西兰的校园,还走进了新西兰的社区,不仅有口红制作、手擀羊毛、创意折纸,还有动画制作与填色勾线,让不同类型的群体充分体验中国文创工坊,便于指导今后的文创活动做好谋划、清晰定位、精准对接。”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来自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项目负责人陈澄介绍说。2018年“中国文创周”在新西兰的诸多场活动,为当地受众带来了一场“体验式的中国文化周”,一场场群策群力、别具匠心的敦煌主题文创工坊,成为一个个鲜活的载体,让不同年龄、文化、族裔的人群以乐享其中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敦煌乃至中国古老的文化。
为使公房署居民更全面地感受中国文化多样风采,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还特别组织了饶有特色的器乐、舞蹈节目。器乐老师王若冰用古琴演奏了《酒狂》,以古琴的独特音色打动观众;舞蹈老师刘洛辰带来独舞《士兵与枪》,洗练而充满阳刚之美的舞姿,令现场观众齐声喝彩;器乐老师孔璟瑗用琵琶弹奏唐代宫廷舞曲《新番羽调绿腰》,将琵琶这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传统乐器演绎得丝丝入扣;器乐老师孙雁书则用竹笛吹奏新西兰家喻户晓的毛利情歌与英文名曲《你激励了我》,以东方传统乐器演绎西方名曲的方式,吸引在场观众跟随音乐歌唱起来,将和谐的音乐之声洒落在每一个角落……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