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出生于江西鹰潭。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小说创作。小说散见于《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刊物,部分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刊物转载。先后获第三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奖、第五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奖、2016年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中篇小说《我准备不发疯》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1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获2015年青年文学之星优秀作品奖、第四届郁达夫中篇小说提名奖。短篇小说《脉》获2016年十月短篇小说奖。出版小说集两部。
祁媛是学画出身,从来没想到写作,可能是一个偶然的事情改变了这一切。想来也奇怪,某些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有着决定性的事情,往往是瞬间发生的,正因如此祁媛喜欢在写作中的变化,还谈不上是风格的变化,而是接二连三出现的未知感,未知感是祁媛创作的动力,这就好比是“精神性”的游牧。
《奔丧》是一个冷叙事小说,她的文字冷、硬,不只在说生的无意义,死的无意义,同时还在幸灾乐祸地嘲笑生和死,把一种人生的真实痛感,处理得荒谬、虚浮,近似呓语,像一块不饰雕琢的璞玉,却十足完整。《我准备不发疯》中,虽然底色并不明亮,相反,可能更冷寂灰暗,但因为文笔兴致好,有声有色,忽明忽暗,乍雨还晴,以致我们会忘掉了那个底色,祁媛比较有效地尝试了某种意识流的技巧,就是那种“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的行文能力。许多段落各有主旨,每个主旨彼此对立而并置,因而各自的意旨都被冲淡甚至取消了,由此呈现了某种浑沌感,一种意象上的清晰的模糊性,开始动人了。《跟踪》是一个男性视角,写一个青年男性的失意人生,写他的无所事事一事无成以及对生活无聊感的体认。小说写得随心所欲,一个跟踪者、失业者、幻想狂,对自由的快乐体悟几近极端。小说写了这个青年跟踪了一个美妙的女人,但全程只看到她的背影,为她建立了一个不真实的诗意的存在,最后这个“玫瑰红”的背影在地铁站纵身一跃,那个美人化为闪电永远地消失了。仅仅是一个“背影”的意象本来就是虚幻和脆弱的,也正因为有这个虚幻和脆弱的基础,它瞬间的轰毁才有了可能,这合乎美学的逻辑。
2018年,祁媛有不少新小说的写作计划,对于祁媛来说写作就是走夜路,照亮一段走一段,再照亮一段,再走一段。就像草原上的那些牧民,谁会知道他们明天要去哪里安家呢,他们唯一知道的可能就是:天地是大的。